因為享受站在台上、接受挑戰的感覺,Janice在從事了4年電台節目主持後,便毅然辭職,踏上全職司儀之路。在舞台上,Janice喜歡以司儀身份一眼關七、主持大局,擔當協調、平衡的角色,為主角充當綠葉,在舞台下,她更想當「一個有實力的花瓶」。「從許多年前開始,我一直用這句話提醒自己,必須努力,當一個有靈魂有內涵的人。」比起別人稱讚她漂亮,這個女生更希望讓人看見自己的能耐,在她而言,實力比漂亮更重要。
司儀工作無疑是Janice發揮實力與魅力的舞台,談起工作,總讓人感受她的認真和熱誠。「我近來為一對新人主持了一個美國風格的結婚典禮,因為新人已經註了冊,但仍然想在家人面前舉行一個結婚儀式,便邀請了我擔當監禮人角色。平日都是由律師去為一對新人監禮,但那次我和新娘一起想稿件內容,最後在整個儀式當中講了六頁紙的英文稿,原來由我口中講出now you are officially husband and wife會是這樣感動的,很開心新人和他們的家人都非常滿意。」也許這就是Janice,眼前的挑戰愈大,愈有做得更好的衝勁。
「三十而立」,有別於一般害怕踏入三字頭的女生,Janice反而樂得擁抱三十。今年的她踏入三十歲,沒有惶恐,只期待自己變得更成熟、知性、高雅和勇敢。「哪一天我40歲才做母親,不見得會比25歲已成為媽媽的你不幸福。」她的意思,想必不是要說誰比誰的人生更好,而是忠於自己的時間表,不慌不忙、不急不趕,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把心事愈做愈好,便是對得起自己的年紀了。
「言之有物才不至靈魂空洞,不會說話沒根沒據;對生活充滿熱情,才不會枯燥乏味;對自己愛惜,才不會浪費糟蹋。」—— Janice Kau / 婚禮/活動司儀
Janice眼中的知性女生:熱愛生活、熱愛自己所做的事,因為當一個人有熱誠,她對待生活以及處事上都會更加正面積極。
從大學開始接觸攝影,個子小小的 Evelyn,才能一點也不小,一旦拿起相機,隨即讓人感受到她的「攝影魂」,身上散發令人信服的專業氣場。認真工作的人最吸引,這話看來絕對不只適用於男人。這位美少女經營的攝影品牌名叫Lyn de June , 早前在她的IG看她親自解畫名字的由來,就是因為「 Evelyn是在June生日的」,也揭曉了攝影師的年紀,原來只有25歲,是多麼的青春。同時當妳看到她的作品,更讓人驚覺,原來她只有25歲,未來是多麼的前途無限,教人期待。
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(UAL)攝影學系, 因著對人像與情感攝影的興趣,Evelyn 回港後早早決定以婚攝為自己的志業。 要在芸芸的婚禮界中嶄露頭角,不少人會標榜自己的風格,但對 Evelyn而言,因為愛玩又怕悶的個性,喜歡創新的她總會想出不同的東西讓新人嘗試。值得一提的是,可能因為同時身兼舞台劇演員這身份,Evelyn特別懂得如何透過畫面表達情感的張力,並且總是很輕易地指導模特兒如何擺出自然時尚的pose,好看而不造作,洋溢一抹清新的現代感。
由攝影助手做起,到成立自己的品牌,浸淫在婚攝內都有一段時日了,帶給這女子最大的感悟是什麼?「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,也要繼續相信愛。」這是 Evelyn早期一位很喜歡的台灣作家Peter Su的話。「正因為看見太多不愉快的故事,所以更加體會到,客人在結婚後,有美滿生活, 是很難能可貴的事。」沒有經歷過苦,就不會知道甜,一邊廂當世界在逐點崩壞,另一邊廂在婚禮中看見有人緊緊地擁抱愛,於是更珍惜替他們高興。這份體會,可能正是現下的香港人所需要的。
Lyn de June PhotographyFB/ Lyn de June PhotographyIG/ evelynchan.w
「還觀近年的香港,外面的世界已經夠虛偽了,我想我的新娘在這裡可以聽到真話。」跟Karen的訪談完了,她此番脫口而出的話言猶在耳,叫人相信她和她家婚紗店Hers by KH的宗旨都一樣--要真誠地活著。
「不夢幻」的婚紗店
當婚紗店老闆娘強調真實,整個感覺跟一向追求夢幻的婚禮行業好像相反。市面上的婚紗琳琅滿目,叫人眼花繚亂,對Karen來說,婚紗好不好,新娘一穿便知道,而答案,從來如實地反映在新娘身上。「新娘穿上那條婚紗後,適合她嗎?簡單而言,她感到自在嗎?更重要是,她喜歡這樣的自己嗎?是學會欣賞鏡中的自己,還是失去了自信,在往後整個籌備婚禮的過程中,也只看到自己的不足?」後者,是Karen最不希望看見的。
因此,為了新娘不用把自己硬塞在為完美身型而設的婚紗之中,在輕婚紗還未盛行的時候,Karen決定經營Hers by KH,設計簡約俐落、能突顯大部分香港女生身型優點的輕婚紗,也許不夢幻,卻能成就新娘自信出嫁的美夢。
為新娘解決問題的婚紗店
Hers by KH的創立之始,是由製作可租貸的姊妹裙起家。原因?要為新娘解決問題。
「坊間大部分的姊妹裙店只賣不租,久而久之,姊妹們在家裡放了一堆樣式差不多、不會著出街的姊妹裙,放久了便扔走,新娘和姊妹也覺得很浪費。既然如此,為何不可以改變?」於是Karen推出可以租貸的姊妹裙,發揮自己的時裝設計專業,設計由顏色、呎吋到款式都相當齊全的姊妹裙,果然大受歡迎。坊間所無,而新娘有所求的,就嘗試把那東西造出來吧;其實Hers by KH的輕婚紗出現,也是同樣道理。
「我們是為新娘解決問題,而不是製造問題的,如果說人生已經如此艱難,結個婚為什麼不可以簡單一點?」—— Hers by KH 店主/設計師 Karen
Hers by KH:一聽就記得
城中的婚紗店店名,常讓人有生怕讀錯的疑慮,反觀Karen開創的Hers by KH,簡易直接。問 “Hers”的意思是「專屬她的婚紗」嗎?這似乎是官方答案,真相是這名字簡單易記,店名的由來與店主本人一樣,爽朗直率、實事求是。Karen認為,讓新娘感到「自在」是婚紗王道,因此不論是店名還是裙款,精髓都在於簡潔有力。「新娘要無後顧之憂地享受其中,才能創造美好的回憶。」
那天走到Hers by KH位於上環的店跟Karen聊了很久,談得最多的還是她的理念,編輯最想知道的也正正是這些。因為許多時推動我們向前、支撐我們堅持下去、讓我們與別不同的,也是一份信念吧。
擁有時裝設計師經驗的Karen,每日在店內改改畫畫,在那些設計圖上的,我們也仿佛看見一個個悠然自得、昂首闊步的女子。妳,也是這樣的新娘嗎?
看Erica 袁彌明 示範 Hers...